最近,很多網友在后臺留言,在買房、建房之間,糾結不已。
?
工作在城市,有時候想在城市安家立足,怎奈城市房價太高,爛尾樓盤太多。老家在農村,基建設施也越來越多好,但如果建房了,那買房的事就要擱置。也有不少網友提問:商品房產權有70年,為什么還要回鄉建房?

?
買房或建房,都要占用到家庭大筆資金,畢竟這年頭,掙點錢也不容易。如果家境闊氣,自然是二者都要!如果比較糾結,那建議早日行動起來,選擇回鄉建房,因為宅基地政策管理日趨嚴格,不是想建就能建的,以后可能也沒有機會去建房了。
如果你去過上海、武漢、青島、廈門等城市,有機會可以去看看近代建筑群,這些別墅洋房都是建造于100年前,幾經修繕,直到現在還在發揮作用。這就是別墅的價值底蘊,目前國內商品房建筑壽命達不到這個水平。

?
建筑壽命如此之長,一方面是建筑本身造價投入較高,質量水準都是當時比較先進的。另一方面是容積率不高,主要是富豪權貴大家族居住,人口密度少,對建筑本身結構是有一些保護作用的,加之勤于修繕,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民國建筑群。
提這個事情,筑屋匠主要是想告訴大家,以現在的商品房建筑壽命,要想使用到70年的壽命,是不太實際的。尤其是那種30層的高層住宅,差不多交付10年左右,整棟樓就會出現一些外墻脫落、管道老化、電梯維保等等問題,不信可以多去轉轉當地10年以上樓齡的商品房小區,就知道了。

?
至于商品房70年產權優勢,準確地說,是蓋房子的土地的使用權限是70年,如今絕大多數高層商品房壽命能夠達到30年以上,就很不容易了,這方面,廣州、深圳可能會有參考意義。
全國第一個商品房小區——深圳東湖麗苑,1984年竣工,將近40年歷史了,現在當地人討論的是,這個小區怎么還不拆遷?可見,不到40年時間,房子和小區的現狀已經不盡人意了。

?
所以說,從住宅品質、建筑壽命、置業預算角度而言,回鄉建別墅更有優勢。